[003]第二章 大眾傳播研究史:詮釋與建構(2)

2018-06-09(六)

#早起读书现学现卖# 第5期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页码P53-68

[003]第二章 大眾傳播研究史:詮釋與建構(2)

【笔记】:

第五節:芝加哥學派

  • 1.這種帶有經驗主義色彩的理論,擺脫了歐洲學者以內省思考為主的坐而論道似的風格,轉而採用實際調查說話,用經驗結果檢驗理論假設,奠定了美國大眾傳播的主要風格。

  • 2.我們是在傳播中,透過他人的反饋,認識和形成自我,他人對我們的感知與評價就成為我們建構自我的一面鏡子。

  • 3.即使這些強制性權利完全消失,由於我們無法精確性複製外部世界的圖像,人們仍然無法形成理性的民意

  • 4.新聞到達讀者手中時,每份報誌已經是一份一系列選擇的產物

第六節:李普曼和《民意》

  • 5.我們頭腦中關於世界的圖像不是對於外部世界的反應,只是對於大眾傳媒營造的“擬態環境”(pseudo-environment,及虛假環境)的反應

  • 6.記者寫的只是他們想看見的或希望的事情,而不是事實本身

  • 7.新聞描述的是那些能夠引起讀者興趣的公開化階段,而且諸多壓力也迫使報紙固守這一常規。

  • 8.讀者對報紙的忠誠度具有隨意性,他取決於讀者特巧的感覺如何,有和偏好,不完全取決於新聞質量,而報紙無法反映現實的根源在於,新聞本身無法承擔這一重要任務

  • 9.新聞最上乘的表現是成為制度的的僕人與衛士,最差則會淪落為少數人利用社會混亂達到自身目的的手段 //新加坡與台灣的例子

  • 10.我們不必過份依賴報紙,只需在社會各個機構建立專門提供準確的有機情報部門,並且把決策權交給專家 // 注意圖書館能提供的資源,提升公民意識的參與權,參考我最近圖書館的課程

第七節:大眾傳播研究

  • 11不論媒介技術如何發展,大眾傳播背後的生產、分配和消費體制本質上沒有變化

  • 12.大眾傳播佔用民眾大量的閒暇時間,比其他任何機構對文化的影響還大 //有計畫讓一部分人放棄是必要手段

  • 13.大眾傳播就是以信息產品作為起點,向前研究信息產品的生產過程,向後研究信息產品的消費過程及其影響,同時考察技術、個人、社會、文化在大眾傳播過程中的相互作用。

【感想】:

  • 1.S提到幣圈會有一種自我催眠的思維,有些人不懂機制原理,但是就是迷信他會漲

  • 2.辨別新聞與真相的差距是我們要謹記的原則

  • 3.媒體營造出來的善惡,背後都有一套隱藏的價值體系

  • 4.麻痹大眾的方式,能在大眾傳播上下功夫,這麼一想,如果只想討好大眾認同,是極其荒誕的事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