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階層逆襲
“本问题来自ScalersTalk成长会每日一议活动”。
#ScalersTalk每日一议# 20180407
[002]阶层上升通道是不是越来越小了,社会中下层人士是不是越来越难逆袭了?
論述順序:
1.階層的定義與討論
2.逆襲的定義與要素
3.階層逆襲的思路延伸
4.總結
1.階層的定義與討論
階層其實是“社會階層”的縮寫,英文翻譯是“Social class”,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定義:
“具有相同與相似的經濟水平和社會群體總稱”,其中在書籍“美國階級結構”提到:『社會階層的因素分成三種類型:經濟變數、社會互動變數與政治變數。
經濟變數包括職業、收入與財富; 社會互動變數包括個人聲望、社會聯繫; 政治變數包括權利, 階層意識和流動性。』
通常社會階層的特徵會展現在價值觀與興趣愛好中,處於較高社會階層的人,必定是擁有較多社會資源,在生活中會佔有較高的生活地位,社會階層對行為性限定性的交往,多數發生在同一階層之內市場行銷,而不是不同階層之間,另一個描述是
“社會階層的層級性從最低的地位到最高的地位,社會形成一個地位連續體。不管願意與否,社會中的每一成員,實際上都處於這一連續體的某一位置上。“
談完,階層的定義、決定因素與特徵後,接著闡述實際在美國的七種階層分類,分成上上層、上下層、中上層、中間層、勞動階層、下上層、下下層,而這種七層的分類,從收入、支出來看,食衣住行育樂的消費都會有截然不同的行為差異。
如果,再以消費行為的差異來看,能從支出模式、休閒活動、信息接收與處理來看,我覺得可以對可控與不可控的行為做分別,並且把握可控的方向去努力。
回到本文題目,我認為社會中下層的上升通道變小,這個論述的判斷,要由社會的經濟變數、社會互動變數、政治變數來綜合評估。
2.逆襲的定義與討論
在漢語詞典中,提到”逆襲“有兩種釋義,第一是提到軍事對戰時,在防禦的過程中,派出小部隊對敵方進行反擊; 第二釋義是干擾、侵襲。 在查完這兩種釋義後,我覺得很多概念的傳播其實不夠清晰,以階層逆襲、職場逆襲來看,都有一種反擊敵軍、憤慨的情緒,核心在於我要拿回屬於我原本東西的心情,這個東西可能是物質或是精神上的,諸如財富、地位、領土等等。
但是,仔細看“階層逆襲”這個概念,總會有一種原先階層掉落後,想爬回原先的階層位置,可是,捫心自問後,我們多數沒有那種被奪取、被打壓的經歷,而是我們本來就出生在不高的階層中,父輩也是、祖父輩都是。
所以,“階層逆襲”給人一種憤慨的情緒反應,總是讓你有一種世界對你不公、你該討回原本應有的價值回報。 可是,最重要的是,光有憤慨的情緒與膨脹的野心,只是讓生活充滿更多負面能量,不會使自己有所成長,更別提到階層的題升。
3.階層逆襲的思路延伸
延續階層逆襲的討論,與其充滿憤慨的不公情緒,倒不如先正視自己到真實情況,舉例來說,從美國定義的七層中,你目前屬於哪一階? 假使,你是在勞動階層的地位,那麼你更該注意的是“中間層”與你之間的差距,而不是跨階到“下上層”,切記階層的連續性,不要出現跳耀性的思考。
考慮完方向後,我認為可以從階層的要素下手,經濟要素比起其餘兩中要素,我認為可控度是比較高的因素,透由提升自己的生產時間來提昇,絕對價值與相對價值,白話文來說就是透由加班來增加薪水。
討論戰略要素後,我覺得具體戰術可以從“休閒活動”與“信息接收與處理”來切入,前者就是減少娛樂,減少刷美劇、逛淘寶的時間,用來學習朗讀英語更加有價值; 後者把那些無腦有毒的公眾號取消關注,用經典書籍與付費課程當作輸入大腦的材料,並且透過寫作書裡知識點的邏輯,慨括來說,就是改變你信息的輸入輸出的把控與處理消化的方式。
4.總結
回到本文題目“阶层上升通道是不是越来越小了,社会中下层人士是不是越来越难逆袭了?”,從我一開始對階層定義、特徵、逆襲的定義討論,我覺得這個命題我無法定義,原因有二,首先通道的大小是由經濟變數、社會互動變數與政治變數綜合決定,目前我無法加以客觀量化與比較,第二”階層逆襲“本身就帶著一種偏剖的思考與情緒的煽動,所以我無法在此根基上說出我的結論。
但是,我覺得“階層提升”是相對比較穩妥的概念,從經濟要素皆入,透由每天的行動量讓你的經濟價值提升,另外,在你的消費習慣與信息處理方面也下功夫,儘管你出生於寒門,那也先成為一個“合格”的寒門,先從“可控”的地方著手,切莫用跨階或是好高騖遠的幻想來痲痹自己。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