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Ch3-Information Redundancy and Coding

[076]Ch3-Information Redundancy and Coding

  • Hamming code

  • Cyclic code

  • AN code

  • m-out-of-n codes

  • 本章節,多數是討論fault detection/fault correction在information redundancy 的機制,每種方法在有不同的優缺點特性,

Hamming code

  • 本節最精彩的是老師花出不同code set後,彼此distance的示意圖,使我們意識到code detection與correction的差異,然後再列出check bit&data bit的關係,用具體的數學運算,表示出H matrix 與如何求出code word, 甚至是detect哪一個bits有誤(透過sysdrome)

Cyclic code

  • 此code的特性是,應用在sequential storage device上,像是磁帶,能節省一些hardware的cost,最有意思的特性是,當一個code word經過shift後,它仍舊屬於code word

  • 然而,期末考有一題:create systematic cyclic code (7,4), 這跟講義的(7,3)不同

AN code

  • 此code的特性就是,能夠做電路的基本運算,達到不同的效果,像是在Low cost Residue/ AN codes中,利用加減法的運算,能達到免於“除法”的計算,求出“餘數”

m-out-of-n codes

  • 此小節中,最有意思的是考題,例如 (m,n)=(3,6)中, 原先有4個data bits, 請問有多少種可能性,是“undected” (ans:C六取三 再減去 2^4, 答案是4)

總結:

  • 此章節,多數是code的原理描述,是很多內容的一章,現在回頭來看這些設計,覺得是理所當然,但是,在該時代,是很重要的突破,更多時候,硬體的設計,往往不是一步到位,都是逐步迭代,造就VLSI的發

    展演進。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