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如何判斷一個人適合成為好朋友還是戀人?
请加上“本问题来自ScalersTalk成长会每日一议活动”。
#ScalersTalk每日一议# 20180426
[021]如何判断一个人适合成为好朋友还是恋人?
有的人你会觉得非常好,但是又怕成为亲密关系后由于某些东西破坏了原来相互眼中的美好,那这样岂不是损失了一个非常好的人?不如一直当朋友保留这份美好?
判斷的兩個前提
在判斷一個人是否適合成為好朋友還是戀人時,是有一些前提假設的,那就是
你身上的籌碼有多少?
你是否有具有”對異性距離鑑別力“?
前者用白話文來說,就是你自身是幾兩重?你是否有資格成為能去“選擇”或是“判斷”的那個人,舉例來說,如果自已的條件很差,其實是沒有選擇的空間,只能是落到被挑選的地步,所以先確認,自己夠不夠格,再去談之後的問題,如果覺得自己還不夠好,那就先充實自己、鍛鍊自己。
第二,就是“對異性距離的鑑別力”,舉例來說,有些人可能因為,對方隨口的關心,就把此舉動視為對自己的追求,過度膨脹自己內心的幻想,嚴重與真實情況不符,另一種極端例子是,極為木頭,對方對你的追求十分明顯,但是自己卻過度遲鈍,兩種情況都不是好事。
最佳的情況是,你能清楚知道你與對方的距離,是剛認識朋友, 友達 以上戀人未滿、還是曖昧中,正確地認知現實後,才有可能正確地走下去。
判斷的標準
關於判斷的標準,我參考老喬Joe提到的吸引力要素,總共有八個,分別是地位、財富、外表、趣味、技能、知識、視野、名聲,如果要列入伴侶時,我相信條件一定會比朋友更加嚴苛,但每個人的權重都不一定相同,所以,先問問自己內心,自己原先的期待是什麼?以便,真正遇到對象時,至少有個理性的依據,而不是由荷爾蒙全然地掌控。
關於判斷的思考
關於本文開始的命題,我覺得“相互眼中的好”,有很大部分是因為距離的關係,所造就一種朦朧美,而非沒有缺點的美好,舉例來說:你與伴侶相處的時間一定更長,要包容彼此的脾氣、壞習慣、兩個人生活方式的摩擦,這些都是對於“眼中的美好”的磨損,但卻是必然、正常的過程。
但是,朋友的話,不需要承擔這麼多的情緒、習慣,只要兩方偶爾的關心,其實這段關係,就能維持在美好的狀態下。
我認為沒有十全十美的選擇,在愛情的情愫消散下,我們與對方還會有什麼共同能經營的路,才是更該問的問題,把心態擺正,才不會對愛情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