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2018年上半年總結(3)-仍存在的問題與困惑
a.對自身資源存量的敏感性:
在進行任務掛載時,時常感知不到現有資源的存量,總會覺得把新任務加進時,也能讓自己有所提升進步,但事實上,一個人的精力是有上限,散佈在專業知識、筆記書寫、英語學習、運動鍛鍊上,單一的專注度是會下降的,
越是加載一個新領域,無疑是對舊有任務的壓縮與磨損,不可能一開始就無縫銜接,這是我目前一直容易做錯的盲點。
b.行動系統與學習系統的靈敏切換
S提到在訓練自己時,要同時驅動行動系統與學習系統,意味著要用(持續行動+刻意學習)來解我們的難題,
但我目前的困惑是,判斷該階段的難點是學習系統的瓶頸還是行動系統的困難,反應是不夠快的,
舉例來說,在讀IEEE論文時,往往作者交代是最精華的創意,但是研究的背景、問題衍生的來龍去脈往往限於篇幅,而不贅述,但這時除了持續逐句消化內文同時,也要注意覆盤、總結先前的知識點,否則會走不下去,這部分的靈敏性,還是得透由大量的實踐經驗與思考總結習得。
c.持續性 v.s 進步性
我們都討厭在學習上退步、落後的感覺,像是在英語學習方面,一篇文章的朗讀模仿,第N+1次犯的錯很可能會比第N次還多,錯誤的出現是一個熵增過程,
但我發現自己總是會害拍面對“自身退步”這個真相,而會挑選一條不持續投入的決策,這樣一來,對於內心的愧疚還能保留更多的模糊空間,
不過,就如同上述的,“退步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在初始階段,我必須把“持續性”視為更重要的指標,並且試著在感性層面上,去除以往沒有退步的妄念,降低情緒的波動,增加生產的專注力。
d.新水平, 新慾望, 新痛苦
在面臨現狀的挑戰時,往往我會投射自己未來更加牛逼的時刻,更加有能力、更有錢,就此對當前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但S提到當你達到新的水平,你會萌生新的慾望,而新的慾望與當下的能力差距,又會帶來新的痛苦,這些感知並不會隨著你的水平提升,然後瞬間瓦解一切痛苦。
我能理解S推演的邏輯,但這並不表示我現在就全然消化這條“理念”,我需要更多時間把這條理念化為行動指導方針,ㄧ次次矯正我的第一反應,直到認知能夠為我所用,這種入定入靜不是對於現實的麻痺,而是對於自身邊界的確立與深刻的理解。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