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出席課堂是必須還是可選?
#ScalersTalk每日一议# 20180605
[061]出席課堂是必須還是可選?
有些人認為大學生必須出席課程,有些人認為可以選擇性參與課程
你認同哪一個觀點?用具體的原因與細節來闡述你的答案
我認為大學生最大的義務就是學好自己的專業,儘管有些人聲稱自修也能達到吸收知識的效果,但我仍然認為出席課程是必須的,主要有三個原因。
原因一:注意力
第一是,出席課程能訓練我們的注意力長度,舉例來說,一堂課約50-60分鐘,我們得讓自己跟上老師的進度,理解、消化的內容,過程中假如中斷,很可能後面就會跟不上。通常,有些課程,一次就是上二到三堂課,這會使學生拉長注意力的投入。
反之,如果學生自行閱讀,很可能讀個幾十分鐘,就會分心去看手機,中斷當時的投入,這會使得學生的注意力肌肉弱化,無法有效地培養。
原因二:把手頭任務做好的能力
第二,培養把手邊的事做好的能力,因為在大學中,很多人會多自己的專業並非自己的興趣,所以不想學、學不好,但更加根本問題是,“你有沒有能力把手邊的事做好,哪怕你沒有興趣”,因此,我認為多數人只是把興趣當作自己學不好的藉口,
而且,當我們進入職場後,我們不可能都是做自己喜歡的任務,不管興趣偏好,有能力把差事做好,才是更重要的。
原因三:聽取更有經驗者的講解,增加理解深度
第三,聽取更有經驗人的觀點,增加理解深度,儘管我們人並依定很幸運都遇到能遇到很會授課的老師,
但至少有資格站在台上授課,對於基本的知識會有一定的把握,甚至明白這個章節,最重要的要領與彼此關聯,而我認為有人提攜加上自己的理解,會對課程的理解更加深刻。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