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你認為有哪些越早明白越好的人生道理?
“本问题来自ScalersTalk成长会每日一议活动”
#ScalersTalk每日一议# 20180506
[031]你認為有哪些越早明白越好的人生道理?
一、堅守自己的信念,哪怕收到負反饋
隨著年紀漸長,我開始發現很生活中的許多刺激點,操縱我們的情緒,求學議題、伴侶相處、職場議題、金錢抉擇等,每個人的價值觀是由眾多小的覺得建立起,我認為,如果因為害怕與他人不同、擔心受到他人批判、畏懼自己的不足,就放棄建立價值體系,那麼你的命運是悲催的,就像水草般漂浮,你是把自身命運的主控權交給外界的,任誰都可以操縱你、影響你,讓你的生活很能處於平穩、安定的狀態。
因此,我認為不要害怕被挑戰,哪怕是受到負反饋,也要誠實地面對赤裸裸的現實狀況,堅守自己擁抱的信念,不要讓那些惰習噁心你。
二、早起的益處
早起的益處任誰都能聊個兩句,但是真正執行,深刻體悟到的人極為少數,多數人是“打著左轉燈,向右拐”,明知早起益處,卻不願改變原先生活作息,不願面對晨曦的招喚,
而早起的給我們的力量,筆墨難觸,但只有嚐過那種晨間的高專注感,進入心流的狀態,才會對這種狀態感到上癮。
三、成績好是硬道理
我們在大學時課,刻苦學習從來不是主流,總被傳播著要“享受青春”等於娛樂理念,等到求職、出國、考研時,才感到十分焦慮,到處尋找藥方。
那麼為什麼不一開始就正視成績好就是硬道理的事實?
我們非要搬出一堆,成績好也可能犯很多錯誤、個性上也可能有很多問題、生活有可能不能自理的例子,偏要找出一堆特例來尋求心理安慰,殊不知,這只是內心為了保護自尊的一項隱密手段罷了。
成績好,不一定就代表飛黃騰達,但是成功機率比"成績差"高得多,未來的發展、經濟、社會地位也可能較高,這是事實,不用閃躲,直視這個現實,遠比找一大堆特例來安慰自己好得多。
四、批判性思考得建立在“專業知識”上
時不時,會在媒體上看到“批判性思考”能力很重要,當時的我也是感到十分認同,想著買一堆教你思考的書籍,訓練獨立思考的方式,於是翻很多書、很多文章,甚至犧牲掉學習專業時間,來看這些“課外讀物”。
上了研究所之後,需要略讀論文,對文獻進行分析、批判,這時才驚覺,如果缺少對該篇論文領域的專業知識的話,根本“批”不了,看懂都有問題了,談何“批判”
沒有專業知識的概念事實、原則的磚頭,還想搭建知識的摩天大樓,那就會落入“眼高手低”的弊病之中,離現實的目標越來越遠。
五、即使是幼苗,也要有長成參天大樹的決心
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們往往看到很多牛人,心力就會衰落,覺得相形見絀,但除了被負面情緒籠罩,我們沒有看到牛人也是從小白開始,一顆參天大樹,也是從笨拙的幼苗逐漸長起,
而且S也提到“大狗汪汪叫,小狗也會叫”,我們不用跟他人比較之後,感到驕矜自滿或是妄自菲薄,把你“當前階段”的任務做好、做到位,那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了。
另外,我的研究所老師也跟我們提過她的成長蛻變,她形容,在“她還是雛鳥時,就有了雄鷹展翅的決心,而非等到她的能力變為雄鷹時心態才提升“,心態與信念的剛強不分能力階段,保有內心的動力火種是真正的關鍵。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