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學術著作的要件(3)

2017-09-12(二) [006]篇

2.黃金與糞土— 學術著作的要件與良瓢(3)

頁數:P45-P53

【筆記】

1.系統性知識的三個優點:

  • 第一:系統性知識能被演繹而發揮『以一御萬,已簡馭繁』的特性,顯著提升其應用的靈活性。 // S的成長課PPT讓我有這種感覺

  • 第二:系統性的知識所隱含的推論可以被系統化地演譯出來,而較容易凸顯其內在可能性的矛盾,也便於跟各種不同來源的證據比對來確認其有效性。 // 這點我還不能理解。

  • 第三:工業革命以來的科學知識,就是因為具有嚴格的演繹與歸納性格,便於被驗證、傳播與靈活應用,所以才促成知識的爆炸與應用。 // 把所吸收的data分成:方法論價值觀思路、知識、資訊

2.錯誤案例示範:

  • 研究題目:『如果提高基本工資,會不會使低工資勞工的失業率增加?』

  • 背後隱含之意:假使提高基本工資會使低工資勞工的失業率增加,就那違反政策含義。以下為作者的做法,

  • 作者去在學校附近店家到處詢問老闆:『如果政府調漲基本工資,你會不會減少僱用學生的工讀生人數?』

  • 統計結果顯示,在有效的回答中,68%的老闆說會、19%老闆說不會、13%的老闆說不一定;

  • 交叉分析的結果顯示:不管老闆的年齡、性別、學歷,回答『會』的老闆都超過63%,

  • 於是,作者又搬出大一經濟學課本的『供給定律』來解釋這個訪談結果:因為工讀生的價格上漲了,所以老闆對於工讀生的需求減少了。

  • 因此,作者下結論:提高基本工資會使得低工資勞工的失業率增加,因此基本工資方案是不得支持的政策。

  • 彭教授:評論此研究有實際調查的事實,有統計的分析,又有經濟學的理論支持,看起來剖嚴謹,其實漏洞百出,顯示作者既沒有創新能力,也嚴重缺乏自我批判和文獻回顧的能力。

以下是四點的批判,

  • 第一:作者顯然對經濟學界數十年來的爭論激烈嚴重缺乏瞭解,因而實驗設計過分簡陋。

  • 第二:證據的不嚴謹,事實的重複性與證據意涵不明(弱勢勞工的失業率跟老闆想不想減少員工)兩者陳述有很大差距

  • 第三:理論依據出現問題,有循環論證與無效推論的問題

  • 第四:根本問題是,整個研究想用台灣社會的統計調查去支持經濟學界普遍支持的既有理論,缺乏新穎性。 // 少了學術著作的基本要件

【感悟】

  • 1.在錯誤的範本中,看到此學術著作失去原創性、失去證去嚴謹性,同時也沒有清楚展握目前現有知識與自己的論文有什麼關係,同時在統計方面的研究設計也十分不嚴謹。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