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Seminar1 復盤與總結

Seminar1 復盤與總結

  • 細節的重要:像是outline有點時,不要在有數字,簡報的consistency很重要像是標題大小寫與括號前的空格要一致,然後英文語法都要注意,像是動詞有沒有加s都要看。

  • 切核心是最重要的事,核心的事做一件,抵過其他數十件事 // 下載其他app,看塔台的cell tower ID,不如在核心的design多加著墨

  • 作為研究生上台報告,心態就要調整為『研究者』的角度,並不是大學部的學習者心態,老師、學長會問你問題,你必須要先想過,否則很可能是當場就被問傻,對於一個報告者來說,這是不是及格的。

  • 讀paper時,不能只是翻譯文字,不只是理解文意,更要去『質疑』文章、圖表,舉例來說:這次的報告中,老師問到GPS在dowtown的誤差,怎麼會到41m,說實在,我是真沒想過,所以當被問到時,我也說不出所以然,只能就我對文章所理解的去回覆。 //

  • 現在想想,我當時對於圖表的要求太淺了,只求看懂x,y軸,只去verify當中的分析,可是沒有去validate當中的有效性,

  • 更嚴僅來說,要去質疑所有的單字、句子、段落文章、整個架構、全部文章、全部圖表,不能全部相信,

  • 而且,讀論文,真的不能像讀textbook一樣,後者經過長久編排,正確性跟嚴謹性比較能經過考驗,前者強調創意、想法,但是往往是為了做研究而去發表,楊長避短是一貫的模式,可是你必須要有辦法,辨認出這樣優缺點後面的假設與條件是啥,

  • 你可以矇著頭不想,但是與其讓別人在台上被問倒,倒不如自己多push自己去想想這些問題。 在每一PPT都要能夠擋得住別人的攻擊,都要去演練別人可能問什麼刁鑽問題,

  • 舉例來說,我對於similarity的闡述,就比較清晰,也能完整回覆教授的問題,但是對於行車中的data搜集,就沒有多想。

  • 現在回想很羞赧,當時在台上的我不像報告者,而是像個播音員罷了,所以,下次一定花更多時間與精力去思考每一個環節,因為老師是有能力看到最關鍵的橋段的,沒有僥倖的空間。

  • 下次要錄影,紀錄手勢、表達姿態、講述口條,只有紀錄Q&A還不夠,得注重更多細節,才能讓自己更好。

  • 初登場我給自己打73分,可圈可點,但是問題圖表與cluster那邊解釋得太含糊了。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