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研究能力的活用與轉化(4)

第十七章 終生受用—研究能力的活用與轉化(4)

【筆記】

嚴謹的論證習慣與跨領域的視野

  • 學術界所重視的創新不同於文學、藝術和產業界的發明,使其有效性的前提條件是可以被清楚羅列的,並且可以被任何專家按期給定條件,重複驗證,

  • 這種近乎幾何學證明題的嚴謹論證精神,可以被轉化成企業界追求的產品品質與保證品質的條件。 // iphone規格、日本工藝產品,能維持品質的量產,都是需要高度的嚴謹性

  • 產品的品質與許多因素有關,包括企業文化、市場定位、操作員的素質、品管制度的建立、甚至還包括『經常有效而不是必然有效』的經驗知識和經驗法則。

  • 麻省理工學院的『媒體實驗室』,以設計取代分析導向的學術研究,以發明和專利取代學術理論與論文,結果它擁有許多尖端專利和發明。 // 2013年,我去參加台北的MIT Media Lab比賽,認識Carson Smut老師,是南非人,大學就讀哥倫比亞建築系

  • 此學院傳統上強調個人性與獨特性,Intellectual mobility: create the software to design your hardware,更強調創新的可能性

【感悟】

  • 在讀本書之前,其實我對於創新這個概念,還是很粗糙,總覺得創新是很難有跡可循的,而是天外飛來一筆的靈感,但是讀完這本章後,發現以蘋果公司為例,儘管是以創新著稱,但其實蘋果公司也以嚴謹著稱,在privacy部分、作業系統、siriKit等方面,其實都對detail做到崔毛求疵,

  • 而原本我以為,嚴謹與創新是兩難,甚至是二取一,但是,現在想想,如果沒有以嚴謹為底的創新,那也就難以量產,也就無法持續維持品質,另外,以MIT Media Lab的老師,Casrson Smuts老師的功底功底十分扎實,嚴謹度超出很建築界的競爭者,而在這樣的優勢下,老師又有創新性,如此一來,他的產品才更加厲害。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