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論文題目與研究範圍(2)

2017-09-30(六)[024]篇

第8章 眾裡尋他千百度—論文題目與研究範圍(2)

【筆記】

學術問題的要領形塑

  • 1.在擬定論文題目與研究範圍時,必須同時考慮到創新的可能性、學術界、實務界可能有得衝擊,以及在有限時間內,取得足夠證據並完成嚴謹論證的可能性。

  • 2.為了讓問題具有高度的明確性,許多學術研究題目都刻意使用術語和簡化理論模式,來取代對現實世界的直接討論。

  • 3.美國軍方增委託學術界研究,潛水艇快速前進時,周圍海水的壓力分佈,但學術界把題目改為『有限長木棍在二維不可壓縮流體中支流場分析』,其中很多理由都與美國國防無關。

  • 4.有線長木棍指潛水艇也可以指任何在水底下運動的長條型物體; 而不可壓縮流體可以只是海水也可以指任任何不易壓縮的流體,因此『有限長木棍在二維不可壓縮流體中支流場分析』可以被靈活廣泛應用到更多問題上。

  • 5.學術界探討的對象,通常是針對一個『類別』(集合)的問題,而不是單一的具體的問題

  • 6.學術界再開始研究一個實際問題之前,會先把它轉化爲一個可被嚴謹討論的學術問題,這個形塑問題(problem formulation)的過程,基本上就是進行簡化與抽象化,其目的就是與學術界的知識體系接軌。

  • 7.進行problem formulation的目的有三個

    • 通過簡化與抽象化的過程,將複雜而難以精確回答的問題,改寫為單純、明確而有明確答案的問題。

    • 夠過問題改寫過程,把問題改為能與學術接軌的問題,以便利用學術經驗,不用閉門造車,假使研究成果能與學術知識體系連接、擴展,那就能成為系統化『客觀知識』。

    • 只有釐清該研究相對於既有文獻的創新部分,以便力求突破既有知識邊界,而與既有知識體系重疊部分,就不需要浪費力氣研究。

【感悟】

  • 1.學術界只處理實際問題最有核心與具有普遍性的部分,而實際解決問題的人,必須自己想辦法去縫合抽象理論與現實問題之間的差距。

  • 2.解決被學術界忽略的現實問題,這個能力仰賴的是隨著應用場合而異的零碎經驗知識與創意,以及應用者活用學術界抽象知識的能力。

  • 3.problem formulation的建立需要練習,平時就要把自己的所學總結、覆盤等抽象化,這樣在弄複雜的問題時,才有能力做簡化。

Last updated